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又是一年世界足球日。去年此时,卡塔尔世界杯正如火如荼。
直至今日,当《arhbo》响起时,梅西、C罗等球星步入球场的画面,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感,依旧让人身临其境。
这就是足球的快乐。
资料图:梅西与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。
“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的经典语句,通过贺炜的解说,与足球巧妙地结合起来。
那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末轮,卫冕冠军西班牙队3:0战胜澳大利亚队,但不得不面对惨淡出局的局面。
资料图:西班牙队南非世界杯夺冠。
卫冕冠军小组出局“魔咒”,在那时是一个有些“玄学”的存在。
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, 拥有姆巴佩等一众年轻才俊,以及洛里、吉鲁等老将坐镇的卫冕冠军法国队,用实力打破“魔咒”。
资料图:法国球星姆巴佩。
在金光闪闪的决战之地卢赛尔体育场,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,以同样打破“魔咒”的方式,通过点球大战赢下法国队,终于时隔36年再次夺得大力神杯。
跨越36年、两代球王,阿根廷足球有过谷底,也有过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遗憾。但在捧起金杯的一刻,一个个暗夜也闪闪发光。
资料图:阿根廷与法国队点球大战。
“魔咒”或许只是失败者的托词。无论踏足山巅,还是陷入谷底,如海水涨潮与退潮,是规律使然,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波峰与波谷。
足球不仅仅是赢,更有失利的苦涩。这是足球的魅力所在。
热爱足球,才会明白梅西与阿根廷队苦苦追寻的力量。
资料图:阿根廷队夺得大力神杯。
阿根廷队与法国队,已经是足球世界金字塔尖般的闪亮存在。
大多数球队、球员,支持他们的忠实球迷,无法拥有捧起大力神杯的至高荣耀。一座联赛冠军、杯赛冠军,抑或是争取更多比赛胜利,甚至都是奢望,但这并不阻碍他们在各自的赛道中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2019年之前,柏林联合队从未征战过德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。2004年,队伍一度面临财政危机,甚至几乎无法参加区域联赛。
生死存亡时刻,柏林联合球迷集体献血,将获得的报酬无偿捐献,救活了俱乐部。
4年之后,柏林联合重返职业联赛,年久失修的球场成为球队向前的阻碍。危难之际,又是球迷不约而同帮助俱乐部进行主场翻新,凭借2500双手,柏林联合又一次渡过难关。
2019年8月,当这支球队首次登上德甲舞台时,柏林联合球迷自发举起了已经逝去的球迷遗像,以此见证球队的历史性时刻。这赛季,他们又队史第一次踏上欧冠赛场。
资料图:柏林联合主场球迷。图片来源: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
类似动情的一幕在国内足坛也曾上演,陕西足球生死存亡之际,同样是球迷的力量留住火种。
为球队捐赠大巴车,力所能及购买会员和球队周边产品……象征“重生”的陕西长安联合,本赛季成功冲入中乙联赛。
在5万人观战的新工体等中超球队主场,4万人观战的国足主场……低谷中的中国足球,依旧燃烧着星星之火。
热爱足球,才会懂得这份坚守的意义与不平凡。
北京国安队主场球迷。记者 富田 摄
当大山里的少年,因为足球第一次走出大山、第一次乘坐高铁、第一次乘坐飞机、第一次走出国门,踏上卡塔尔世界杯决赛赛场,担任护旗手;
当玉树的足球少年,在专业足球场北京工体近5万名观众的注视下,作为球童携手球员步入职业赛场;
当童年时期靠着去挤奶和街边卖牛奶维持家里生计的瓦伦西亚,在卡塔尔世界杯揭幕战梅开二度帮助厄瓜多尔取胜……
热爱足球,才会懂得足球带来的这一份份色彩有多么绚丽。
资料图:玉树足球少年步入工体。IC photo
世界足球日,每一个拥有足球的日子其实都是节日。愿你我都能在足球中,感受到更多快乐与慰藉。(完)
中新网宁波12月9日电(林波 庄源)近段时间,因病导致双下肢功能障碍的朱宇杰、樊笑夫妇,因搭乘高铁在网络分享无障碍出行的一段视频引发了热议,他们的故事也因此被更多人知晓。
近日,记者走进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,来到朱宇杰、樊笑夫妇家中,倾听他们的温暖故事。
初次见面,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、乐观。尤其是现在,他们的女儿即将满一周岁,父母的身份也让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幸福。
朱宇杰、樊笑和女儿合影。 受访者供图
20岁那年,朱宇杰突发急性脊髓炎,一夜之间再也无法站立,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他变得自卑和敏感。
那年,18岁高考前,樊笑查出患有血管瘤,原本定好了手术日期,血管瘤却在手术前一天破裂,伤及颈椎,导致她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。
两个经历生命之痛的年轻人,人生轨迹由此发生了巨大转折。
“我们两个人真正开始交流,是源于一张照片,那天她出门忘记带钥匙,只能等在门口,随手拍了一张月亮的照片发到朋友圈,我觉得这个女孩子挺有趣的,就由此打开了话匣子。之后我带着11名与自己有着相似受伤经历的‘亲友团’,坐了一个通宵的高铁从宁波到广州,见到了笑笑……”朱宇杰分享了他们甜蜜的爱情经历。
在朱宇杰的带动下,樊笑第一次坐着轮椅出了家门,两个人一起游览大好河山,感受生命的精彩,樊笑也因此变得乐观了许多,对生活也重拾了希望。
朱宇杰、樊笑夫妻。 受访者供图
从同为病友的相知到一起探索各地美景的相识,从相互帮助鼓励的相伴到坐着轮椅步入婚姻殿堂的相许……朱宇杰和樊笑携手经历了很多。
“两台轮椅、一部车,我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,就像寻常夫妻一样。”朱宇杰说。这些年来,他也用实际行动和陪伴告诉樊笑:“坐轮椅的生活也可以同样精彩。”
2014年,江北区成立了“恰如家”助残养老爱心服务中心,朱宇杰在江北区残联工作人员和“恰如家”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生活技能培训、心理辅导及康复训练,取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。
“我想用亲身经历和经验,帮助更多的伤友实现生活独立,走出家门融入社会!”抱着这样的信念,2015年,朱宇杰入职“恰如家”养老助残服务中心,成为一名训练师和志愿者。
在之后的时间里,朱宇杰不断收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帮助,也向社会提供着他力所能及的力量。
近年来,朱宇杰、樊笑不断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着生活的片段,包含日常的生活出行、无障碍设施体验、逛街逛公园等,虽然在平常人眼中这些是极其普通的事情,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生活里的新挑战、新成就。
翻看朱宇杰的作品,不难发现,他并没有向公众过多展示他的病痛苦难,反而更多的是展现他如何通过努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,包括旅行、逛街等,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。
如今,他们的生活还可以更加精彩。
“我们今年还尝试了直播带货,几次下来,效果还不错。”朱宇杰表示,对于双下肢残疾的群体来说,康复训练不是最难的,最难的是康复训练之后的再就业。
对此,朱宇杰有了新的人生计划:帮助病友实现就业。目前,朱宇杰正在寻找合适的场地,他想打造一个直播基地,招募有就业需求的病友,进行直播培训,以新媒体直播的方式增加收入,拓宽生命的宽度。
“轮椅人生不能被局限和定义,必须满怀希望才能披荆斩棘。”朱宇杰如是说。(完)